3.7.3.1 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劳伦茨的习性学角度
1、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
2、人和动物攻击的驱力来自内部,与外界袭击无关。
3、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的不断积累,必须借助于攻击行为或暴力活动才得以周期性地释放。
二、社会学习理论
1、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
2、学习机制包括四个机制:
- 获得机制:观察学习和直接学习。
- 启动机制:消极事件启动、诱发性启动和榜样性启动。
- 保持机制:外部强化、不恰当的惩罚和替代性强化。
- 自我调节机制: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三、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1、儿童受到挫折和挑衅后的反应不仅依赖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还依赖于儿童对这种信息的加工和解释。
2、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5个步骤或过程:
- 译码过程:从环境中收集与激惹性事件有关的信息。
- 解释过程:根据以往相似经验来整合收集的情景线索。
- 寻求反应过程:考虑可选择的应对反应。
- 反应决策过程:权衡利弊,选择最恰当的反应方式。
- 编码过程:执行所选择的反应方式。
3、儿童较强的攻击性与他们记忆中存储的“同伴对我有敌意”的观念有关。
4、在不同加工阶段,与儿童攻击行为相关的认知缺陷:
- 攻击性儿童对敌意性线索表现出偏向的注意;
- 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中存在归因偏见;
- 攻击性儿童的行为反应和问题解决策略存在缺陷;
- 攻击性儿童对攻击行为的后果往往抱乐观的期待。
3.7.3.2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冲突和攻击的起源
Note: 红宝书无,参考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1、婴儿有时会很生气甚至抓打成人,但很难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有攻击意图。
2、一些研究认为,12-15个月大的婴儿抢夺玩具时的拍打行为似乎是一种工具性攻击,但实际上婴儿很可能只是将成人或伙伴看作是一种必须要移开的障碍,争抢的目的不是伤害或恐吓。
3、也有一些研究者指出,婴儿之间的打斗也可能具有攻击性的暗示。
4、2岁的婴儿在玩具上的冲突并不比1岁的婴儿多,但这时婴儿会开始通过谈判和商量来解决冲突。
二、攻击行为的年龄变化特征(学前儿童)
1、学期前无缘无故发脾气的现象会不断减少,4岁之后就比较少见了。
2、对攻击和挫折的报复性反应在儿童3岁后急剧增加。
3、攻击行为的缘起随年龄而变化。
4、攻击行为的形式也随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攻击行为越具有敌意。)
5、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三、攻击行为的稳定性
Note: 红宝书无,参考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1、儿童从学前期到青少年期,攻击性是相对稳定的。
2、有研究就者提出,男性攻击性特征的稳定性要高于女性。其后的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攻击行为的稳定性,可能有环境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四、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Note: 红宝书无,参考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1、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这种差异在儿童2-2.5岁时就会表现出来。
2、男孩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
3、小学高年级以后,男孩的攻击行为多指向同性,身体攻击的意图更加明显;女孩的攻击行为多为言语攻击,基本上都是指向其他女孩。
4、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的攻击行为多得多。
(造成这些性别差异的原因包括生物学和社会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则主要包括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社会学习的过程。)
3.7.3.3 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有研究提出,睾丸激素是影响人类攻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困难气质与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二、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的作用
- 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所处的文化或亚文化环境的影响。
- 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和违法行为。
2、家庭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
-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技巧,对儿童攻击性倾向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父母是否关注儿童的日常活动、择友和社会交往等,也会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环境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
- 家庭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儿童的适应。
- 强制性的家庭环境也会成为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温床”。
3、媒体的影响
电视暴力
- 电视暴力会增加观看者攻击行为的发生频率。
拳击赛、电子游戏和互联网
- 拳击比赛中的攻击行为和挑衅语言,在赛后很容易被某些易感的观众所模仿,尤其是气血方刚的青少年。
- 很多暴力性的电子游戏以及互联网的暴力信息,会增加青少年的敌对性和焦虑感,从而增大其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3.7.3.4 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
1、家庭系统疗法是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组织。
2、近年来其他一些比较易行的方法正在得到广泛的使用:
- 宣泄法:在适当的对象上宣泄敌意性情绪(如玩偶)。
- 消除强化源:不相容反应技术和暂时隔离法。
- 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以降低人际冲突的可能性。
- 认知训练
- 一种途径是关注伴随行为的情绪(移情训练)。
- 另一种途径是对儿童进行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